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双边往来
德国摄影大师希拉·贝歇首次来华访问

2012-04-25
    2012 年4 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邀请德国摄影大师希拉·贝歇(Hilla Becher)首次访问中国。通过电影放映、对话以及展示等活动,希拉·贝歇将怀着极大的兴趣与中国摄影界交流,分享她的个人经验和艺术理念。同为摄影艺术家的马克斯·贝歇陪同其母一道来华,并在草场地摄影季活动期间举办摄影工作坊。 

    1959 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开始合作,拍摄和记录日渐消失的德国工业建筑。他们在当时意
识到了德国和欧洲重工业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后果,那时,第一批工业设备已经停止运转,但没有任何一家国家机构认为自己有义务全面地记录那些在各地面临消失威胁的工业建筑,并将它们以图片的形式加以保存。而这些工业设施,如冶炼高炉、矿井、水塔对于伯恩*贝歇的童年曾十分重要,是记忆的一部分。因此,在贝歇夫妇的创作初期,这些建筑与伯恩·贝歇出生的地区齐根(Siegen)特有的木框架房屋一起,成为他们摄影记录计划的起点。他们按照功能、建造时期、地区特征和不同的建筑材料将这些建筑相互区分,力图展现建筑在形式审美上的差异,使得当时一度被忽视的工业建筑在风格上的多样性清晰可见。

   1971 年,贝歇夫妇曾写道:“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证明我们这个时代的形式是技术的形式,虽然它们并非为了形式而产生。正如中世纪思想显露于哥特式教堂中一样,我们这个时代就体现于工业建筑和技术装置上。”

   自六十年代以来,他们的摄影作品开始频繁出现在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会中,在艺术批评界,其作品不仅成为有关形式美学讨论和分析的对象,亦成为当代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纪实摄影建立了一种新的传统,如今也被认为是发起者和铺路人。

     1976 年,伯恩·贝歇开始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在他之前,这座学院一直排斥摄影。自贝歇夫妇共同复兴纪实摄影以来,整整三代艺术家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摄影艺术的领域。他们对当代摄影的影响颇为深远,师出二人门下的著名摄影艺术家包括托马斯·施特鲁斯(Thomas Struth),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和安德烈·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还有阿克塞尔·赫特(Axel Hütte)、坎迪德·霍夫(Candida Hofer)、约格·萨瑟(Jorg Sasse)以及劳伦兹·布尔格斯(Laurenz Berges)等。过去几十年,摄影艺术已成为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及其艺术在国际上的金字招牌。“杜塞尔多夫学派”成为了 世界公认的高水准、精致的摄影艺术的代名词。

     德国摄影评论家、贝歇研究专家苏珊 ·朗格博士(Dr. Susanne Lange)在《贝歇夫妇生平与作品导论》一书导言中这样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建筑并未被认为具有文化或艺术价值,而贝歇夫妇这些年来对于工业建筑形式的关注,已决定性地影响了人们的看法,工业建筑逐渐被接纳为社会文化遗产 。不可逆转的并非只有单座建筑的拆除或整个工业分支的消 失,伯恩和希拉*贝歇创作的影像大纲同样无法重复,它百科全书式的展示方式成为一种图像记忆 。这样看来,贝歇夫妇的作品中同样包含对于回忆的整理,不仅关涉到艺术家的个人动机,更关涉对当代历史现象的保存 ,这些通过图片呈现的历史将成为集体记忆中长久存在的组成部分。贝歇夫妇作品的特殊意义正在于此。”

    “我们希望回到摄影最原始的功能中去,因为它是如此宝贵的一种描绘现实的方式。甚至是上天带来的礼物。”在一次采访中,希拉*贝歇这样表达她对于摄影的看法。被问及“摄影是‘艺术’吗?”,她答道:“一张图片就是一张图片,无论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或是在什么上面制作的。决定这一作品是不是一件‘艺术品’的,是观看者,尽可能多的观看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歌德学院 责任编辑:vivian)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