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德国面面观 |
2012-11-25 |
德国问题专家杨佩昌在本文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分析一个真实的德国及其成功的三大特色因素。
全世界有四类国家:第一类,民富国强。这是人们所致力追求的,世界上这种国家有,但不是太多,德国就是其中的代表。第二类,国强民弱,或者说政府很强大,超级富裕,但老百姓兜里没钱,这以前苏联和一些新兴国家为代表。第三类,国弱民穷,这以亚洲、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第四类,民富国穷,典型的藏富于民,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美国老百姓很富,但政府很穷,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借债。 一个真实的德国 2010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位居第三,德国位居第四,表面上中国GDP已经超过德国,但我们看一组数字就会知道有什么样的差距。德国2010年人均GDP是4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是4283美元,而且这个平均数中国农村很多人是达不到的,有的甚至4283元人民币都够呛! 2008年中国GDP超越了德国,但是,德国是一个多大规模的国家呢?35万平方公里,8800万人口,其中有600万外国人,也就是说德国实际人数是8200万,但诺贝尔获奖得者将近全球一半(包括移民到其他国家的德裔)。还有一些著名的人士,比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这些都是改变世界的人。 德国有很多世界第一,汽车、化工、机械、环保都是世界第一。而根据英国总领事会公布的数据:德国大学国际化水平2010年也跃居世界第一。在德国,留学生占大学学生总数的10%~15%,因为德国政府每年给大学提供补贴,外国学生越多,补贴越多。这只是补贴而已,财政投入办学的基本经费仍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你去德国,看到最漂亮的房子一定是大学,在市中心地理条件最优越的也一定是大学。这个国家有300多所公立大学,任何人都可以上大学,没有高考,只有申请制度,申请了就可以去学习,但德国唯一不好的是混文凭太难,如果你抱着混的目的去肯定没戏。 德国民富国强也体现在这个国家没有城乡差距,“城市是农村,农村就是城市”,基础设施都很好。如果非要分出贫富的话,反而住在城市里的人都是相对比较贫穷的,住在农村的人反而都是非常有钱的。我的德国朋友写信给我,我一看地址是乡下,就可以断定他肯定有钱,如果是城市里的就不一定。 比如德国有一个经济部长的小舅子让他给企业写一封推荐信。官员给企业做推荐是可以的,但唯一错的是用经济部的信签纸来写,结果被媒体发现。媒体说你有两个嫌疑:第一,用经济部的信誉给小舅子做广告,显然是有谋私利的嫌疑;第二,经济部的一张信签纸是国家的,你自己在市场上买A4纸随便你写。这真的是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 德国一个联邦银行行长到奥地利休假,那个老板一看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来了,赶紧拍马屁说,住在我这儿不要钱。后来被媒体报道出来结果是丢官。白住两个晚上就丢掉联邦行长的职位。 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一次跟企业家吃饭,之后立马有媒体质问,总理是不是用国家的钱请客吃饭,总理慌忙把单据拿出来贴在网上,说是自己出的钱。这样媒体才罢休。 民富国强的奥秘 德国的成功源于三大因素: 第一,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德国人是怎么看待马歇尔计划的呢?他们说,马歇尔计划给西德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德国活了过来。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输血,德国可能就变质了,甚至也有可能向极端倾斜。 第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德国成功的保障。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在于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及市场的有序发展,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框架之内发展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成功奠定了德国今天的成就。因此,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是是德国民富国强的根本。 第三,德国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世界闻名。德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不教太多东西的。孩子的第一要务是玩得开心,其次是教一些基本的常识。因此,严格来讲,德国从中学才开始传授知识,并且第一位是教你怎么去学习和思考。大学更是如此,首先教你思考,接下来才给你讲框架性的知识。 德国大学没有规定的教材,教材是根据老师的喜好和专业背景来确定,也就是说我今天想讲点什么是根据我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能 力。唯一例外是德国大学不允许宣传纳粹思想,这是因为德国过去太疼了,觉得纳粹思想太可恨,所以不让宣传。 德国特色在什么地方? 独具特色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德国最厉害最让人觉得敬佩的是他们的法律,尤其是《基本法》,即宪法。德国最根本的成功是把这部宪法当回事。 第一,德国官员是官不聊生。所谓的官不聊生并不是官员活不下去了,而是他们没有办法通过权力寻租来捞油水。他们不可能随便签字就可以批款,因为这需要议会的辩论、批准和监督。花一分钱议会也是要辩来辩去的。 如果议员在某一个问题上不代表大众的立场,那下一次选举他就没戏了,选民会把票投给另外的人。此外,最让官员难受的还有无孔不入的新闻媒体监督、独立的司法判决等。 第二,德国《基本法》第20款规定,德国是一个民主的、社会的联邦国家。民主和联邦的概念很清楚,但如何理解社会国家呢?这就是政府制订的政策有很多的社会元素,也就是更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这种独特的社会制度是源于德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政党即社会民主党,它主张社会主义。1959年之前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其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1959年社民党通过《哥德斯堡纲领》,放下了生产资料公有和计划经济的包袱,转而接受市场经济。 德国另外一个主要政党是联盟党。联盟党有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两党都具有共同的背景——基督教和天主教。早期的教会就具有政府并不具备的社会救济功能,因此具有教会背景的政党更为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德国是一个政治妥协闻名的国家,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相互博弈、妥协。社会民主党跟联盟党相互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妥协,于是德国作为一个社会国家应运而生。在德国,总统是象征性的,是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