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中国的消费可能拯救世界

2010-04-08
 

  马丁·格烈弗

  中国的经济力量安然无恙,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2%,德国对华投资和对整个欧洲的投资几乎持平。因此,中国拉动全球经济恢复不足为奇。但是,现在人们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发展过热。

  天津上空弥漫着厚重的烟雾,遮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化工厂和炼钢厂不断排放出污染物。天津这座位于中国东北部、拥有千万人口的城市在全球污染最严重城市列表上的排名不断攀升。即便它拥有那么多引人入胜的戏院、博物馆和寺庙,天津仍渐渐失去了它的魅力。但对于企业,尤其是德国企业来说,这座都市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超过150家德企在天津及其周边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去年9月,德国商业银行的中国第三家分行在天津开始营业。自从空客两年前在天津设立A320客机组装工厂以来,这里的飞机组装业吸引了大量德国飞机零配件供应商前来设厂。德国商业银行也希望在当地扩大同德国中小企业的合作。

  过去几周中,我们听到很多有关中国经济成就的报道。这些消息也让美欧的经济界松了口气,因为美欧的大型出口企业和美国消费者都可从中国的经济繁荣中获益。中国似乎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拯救者,而工业国家正步履蹒跚地走出经济危机。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Jim O’Neill)不久前在接受《星期日世界报》采访时说,如今,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西方世界支配全球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一些评论家仍疑虑重重,担心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因运转过热而停滞。

  中国热并非最近产生的新鲜事物,过去几天的消息已证实,中国经济发展上升的势头迅速而不可阻挡。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日宣布,中国经济第一季度上升12%。一天后,瑞典传统汽车品牌沃尔沃被中国吉利汽车公司吞并。德国经济也从远东的经济繁荣中获益匪浅:德国出口在2009年下降了18%,但对中国的出口增加,这是绝无仅有的例外。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德国对华出口上升了7%。

  德国工商大会(DIHK)一项研究表明,今年德企对华投资将大大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从德吸收的投资几与德对所有老欧盟国家的投资一样多。工商大会亚洲问题专家海佩勒尔(Sabine Hepperle)认为,中国现在是、将来也是德国经济增长的市场,其重要性还将在未来几年中不断增加。从2009年到2013年,巴斯夫公司将在亚洲投资20亿欧元。该公司发言人表示,中国在其投资计划中占重要地位。

  尽管前景美妙,中国政府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给德企带来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热的担忧。2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7%。专家们更担心银行信贷出现泡沫,2009年,中国贷款发放量上升了约30%。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中国房地产也出现了泡沫,大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

  温家宝总理也对经济增长率太低忧心忡忡。3月初,温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做了一篇悲观的政府工作报告,他认为今年是中国经济最艰难的一年,企业经营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很多企业靠经济复苏计划专款才避免了破产,维持物价也非常困难。

  德企也有可能在中国碰到这些问题。巴斯夫公司相对谨慎,该公司发言人怀疑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基础能否稳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复苏计划到期后,中国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德企还需面对中国经济的弊端。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BVMW)主席欧文(Mario Ohoven)说,不可否认,在中国做生意并非一直阳光灿烂。即使颁布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依然是个大问题。德国外贸联合会(BGA)博尔纳先生(Anton Boerner)认为,法规的实施一直不尽如人意,但相信情况会好转。

  更大的问题是,中国能否通过改革拉动内需,并以此填补外贸漏洞,美国消费者因负债累累不得不节省开支。目前,中国仍然将经济增长寄希望于出口。

  中国进口同比增长20%,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美经济规模的一半。因此,中国进口大幅上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愈发明显,但出口增加的影响更大。

  这一点必须得到改变。从长远看,全球经济并不会从中国高额贸易顺差中受益。只有中国人开始理性消费的时候,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们才能希望经济持续增长。(雪竹译)

  (选自2010年4月6日德国《世界报》网络版)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