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施特芬斯院长谈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2010-09-11

     两年前,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国际金融危机达到高潮。全球性经济危机随之爆发,时至今日尚未结束。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如何?记者采访了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院长乌多·施特芬斯教授(Udo Steffens)。

 记者: 中国是金融危机的大赢家吗?

施特芬斯教授: 我认为,中国成为大赢家并不是因为普遍性的金融危机,但是这场危机显然凸显出,在国际金融的面纱后面,力量对比发生了持久性的改变。不论从20国集团峰会还是8国集团峰会上都可以看出,中国成了全球经济中一个值得重视的力量。

记者:中国和西方相比,什么地方做得更好?为什么中国能够这么好地度过金融危机?

施特芬斯教授: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影响不尽相同,这首先因为金融危机对一个国家银行体系的负面影响是随着其复杂程度而增加。虽然它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的成绩值得人们尊敬,但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然非常传统,比起西方国家落后了10到20年。也就说,衍生金融产品以及相应的体系内部联系还并不存在。因此就不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危机效应。

记者:政界正在就世界金融体系改革进行角力,中国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施特芬斯教授:中国可以试图去避免出现这种全球不平衡,而这正是危机的原因。中国政府显然试图通过各种景气方案持久性地刺激内需,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功。中国对出口的依赖性看来也有所降低,也不再无休止地提供外汇盈余来支持比如说美国的消费,当然,这对负债国当然也是一种危险。

记者: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情况和美国几年前相似。下一个危机会来自中国吗?

施特芬斯教授:中国政府已经通过相应的通告让银行限制信贷,特别是房贷。这样一来,需求也会相应减退。但是,人们必须看到,大城市里出现了一个非常灵活而自信的中产阶层,他们希望有相应的居住条件。我们也看到城市化的趋势,大量人口需要住房,这种压力也对房价产生了影响。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对此进行持久性的调整。如果景气回落,那么市场的房价就不能维持。不过我认为,中国政府有能力通过其经济政策调整对这一进程进行持久的控制。

(选自 德国之声中文网 2010.09.11)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