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博世集团董事长:“没有中国不行”

2010-12-27
 

 

 

         德国《经理人》杂志记者米歇尔·弗莱塔克采访了博世集团董事长弗朗茨·费兰巴赫,全文如下:

  《经理人》:费兰巴赫先生,汽车工业正沉醉在极度亢奋中。深度衰退并未完全消除,但同时,包括博世在内的一些企业创下了新的销售记录。如此突如其来的繁荣究竟有多牢固?

  费兰巴赫:目前没有大幅回落的危险。但快速增长将恢复正常,增长放缓。受到金融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后,许多国家推出了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经济复苏早有预期,但如此迅猛、强劲,令人使料未及。但2010年的高增长仅恢复到了2007年经济危机前的销售额。

  《经理人》: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汽车业可能仍陷在危机之中吧。

  费兰巴赫: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市场,汽车业将缺乏增长动力,复苏需更长时间。我们注意到,全球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西欧、北美和日本市场不久将达到饱和,只有小幅增长。全球增长将主要依靠中国、印度和南美等大的新兴国家,那里私人汽车需求巨大。在中国,1000人中仅30人拥有汽车。而欧盟1000人中500人有汽车。

  《经理人》:对中国的依赖有多危险?

  费兰巴赫:“依赖”这个词是错误的,中国更多提供了很多机会。我们相信,中国将可持续地积极发展,即使未来增速不会像今天这样快。中国政府可能将放慢增长速度。

  《经理人》:但恰恰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和配件商从中国市场的繁荣中受益最多,这无疑将导致某种程度的依赖…

  费兰巴赫:如中国市场崩溃,当然会急剧恶化,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此外,博世集团还实行了地区风险分散策略,能够部分平衡中国市场的回落。作为全球供应商,博世从一开始就要在当地与中国新的供应商竞争,他们迟早将成为我们在国际领域的竞争者。

  《经理人》:中国政策总不断变化,新的五年规划要求外国企业加强对中国合作伙伴的帮助。这一要求对德国汽车工业意味着什么?

  费兰巴赫:长期以来,博世和许多其他汽配商以及汽车制造商与中国伙伴合作密切,共同打造了在当地重要和成功的汽车工业。博世在中国成功经营超过百年,拥有约3万名员工和46个生产基地,我们当然要继续推进与亚洲伙伴的紧密合作。

  《经理人》:博世在亚洲的发展一向非常强劲,特别是过去几年在中国发展很好,今年应该也不错吧?

  费兰巴赫:博世在亚洲地区的发展形势喜人,目前在重型机车技术领域增长最快。今年前10个月,我们在中国和亚洲都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

  《经理人》:如此快速的增长难以持续下去。

  费兰巴赫:并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将继续强劲发展。过去5年,博世在中国平均增长约30%,我们期待2011年也能达到这一水平。我们在那里经营历史悠久,各领域持续得到发展,长期定位良好:从改良现有重型机车驱动到电动汽车、从投资光电池和风力发电设备到节能家电。至2015年,我们要将亚太地区营业额占公司总营业额的比例从目前的23%提高到30%。

  《经理人》:您将如何应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新形势?面对突发的市场崩溃将如何保护自己?

  费兰巴赫:亚洲和中国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并非新情况。在兼顾其他市场和增长区域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2010年,我们在亚洲地区投资5亿欧元,其中在中国投资3亿。总的看,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后,我们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包括亚洲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进行了调整。我们将像在其他地区一样,谨慎并放眼长远。

  《经理人》:具体来说是什么?

  费兰巴赫:我们坚持“科技为生活”的战略主题和历经考验的博世战略:首先,继续扩大在全球性增长区域的存在。其次,继续实行风险分散模式,特别是在节能产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我们还要在适当的新兴领域和增长地区投资,如远程医疗。第三,确保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经理人》:尽管有所预防,但中国的政策始终存在风险。

  费兰巴赫:我们不这样认为。根据传统,我们将公司视为中国本地企业。我们在当地根据中国客户需要进行生产,能够很好地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与当地客户、合作伙伴、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互信,这在就不同观点和做事方法的交流中已得到充分证明。

  《经理人》:为使合作有效进行,中方必须提供什么条件?

  费兰巴赫:我们希望有一个尽可能开放的市场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可信赖的经济秩序框架,这一直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实现创新、保持动力和增长,这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经理人》:您个人从亚洲学到了什么?这对博世和其他德企有何借鉴意义?

  费兰巴赫: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乐观、有感染力的活力、力量和速度,这令人鼓舞。当我从亚洲返回德国,听到关于未来大项目的讨论,有时会对德国社会未来的竞争力感到害怕和担忧,这不应传染给德国企业。经济必须保持可变、活力和面向全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选自2010年12月20日《经理人》杂志网络版,薛笑婷译)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