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中国购物帝大驾光临

2013-03-15

  “走走走,游游游,东买西购我不发愁”——购买力爆棚的中国游客正蜂拥来到欧洲。这些来自远东的客人可是非常苛刻的客户,他们时常感到招待不周——而这也将逐渐给旅游业带来改变。

 

  法兰克福机场正在扩建。机场已经雇用了两名中文导购员,计划年内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五到七名。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协助中国游客消费。他们提供导购翻译,同时提醒旅客在采购之余不要误机。

  2011年,中国游客每行在德国免税店中的人均消费高达惊人的536欧元。从瑞士手表、到德国首饰、再到法国款包包,他们的消费林林总总,消费额也逐年递增。就免税店的营业额而言,这些远东游客作出的贡献甚至超过了俄罗斯阔佬。

  “购物是中国人旅游中一大日程”,海德大学旅游管理教授、中国海外旅游业研究所所长沃尔夫冈·阿勒特如是说。因中国税额较高,诸如路易斯·威登、卡地亚和劳力士等品牌商品在欧洲会更便宜。

  腰缠万贯的中国人是奢侈品商最欢迎的游客,他们坐飞机出游的次数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中国人已加冕“旅游冠军”——全世界旅游支出最高,一举将德国人挤下长年冠军宝座。中国经济腾飞带动了旅游业的景气。出国旅游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若能从国外带回昂贵的纪念品、或在圣托里尼岛拍张婚纱照,会备受尊重。2002年出境旅游的中国人还只有1660万人次,十年后这一数字已达到8320万,是十年前的5倍。

  旅游业的新游戏规则

  对欧洲的宾馆和旅行社来说,这些富裕的访客可是一大挑战,作为客户,他们的标准非常严苛。“我们得做好准备,中国游客将会改变游戏规则”,阿勒特说,“中国人对欧洲建筑和奢侈品商店情有独钟,但他们同时常感觉我们招待不周。”

  毕竟,说起宾馆、餐馆和商店的服务的话,他们习惯享受的那一套比这里更好。中国这个国家中,只有占百分之五的有钱人有财力来欧洲旅游。他们中许多人都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是家里的“小皇帝”,打小就娇生惯养。他们来到国外风水宝地,没想却体会到了从“皇帝”到“乞丐”的降格,自然很是失望。

  欧洲旅游委员会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调查来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的博客,以总结其偏好和批评意见。他们得出结论:中国游客们喜欢这里的蓝天、准点的公共交通,城市和交通工具里不会比肩接踵、人满为患这一点也令他们满意;但他们对商店很早就打烊、“服务效率不高、店员太少”、缺少中文指南、复杂的签证申请程序和中国信用卡使用不便等问题较为不满。

  “很多中国游客期待着他们被当作上帝来招待”,“Z点”趋势研究所所长卡尔海因茨·施泰因穆勒说。不过既然要多挣他们点钱,服务也得跟上他们的需求。想想过去那些海湾国家富埒王侯的游客们当年享受的待遇吧:在高档酒店里有语言相通的服务生招待,房间里不放酒、取而代之是椰枣和果汁,还提供带厨房的贵族套间,连医院都专为阿拉伯人设床位,因为他们经常循着德国医生的优异口碑来这儿看病。

  如今,这一趋势正为远东的客人们再现:随着机场中文导购员的上岗,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商店也开始雇用会说中文的店员。有时一整团来自北京或上海的旅客拥入一家商店,个别店家应接不暇,直接对其他顾客“关门大吉”。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能因为部分中国人英语水平不高,就把他们当作二等顾客”,阿勒特说。个别旅客抱怨他们在酒店里只是“被当作第三国家的旅客”一般对待,要知道他们帐户里的钱都足够买下整座酒店了。

  在亚洲享用欧陆早餐?没问题

  他们可是一群非常敏感的顾客。光是诸如某珠宝商没有为打算花个几千欧买点饰品的中国人专门违反德国法律在周日开门营业这种事,就足以让他们困扰。类似的还有宾馆不提供中式早餐,或者房间里没有烧水壶等等——中国人从不对着水龙头喝凉水。

  越来越多的宾馆开始迎合远东客人的需求。诸如世界第九大酒店企业“锦江之星”这样的连锁酒店因市场需求进驻欧洲,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全球旅游业长期都以西方游客的需求唯马首是瞻,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星巴克的分店,酒店里也提供欧陆早餐,但很多地方都没有为中国游客考虑的类似设计。

  前述博客调查还给出了关于哪些景点需尽快提供上述服务的建议。调查列出了中国游客最欢迎的欧洲旅游景点:阿尔卑斯山、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剑桥大学、阿姆斯特丹红灯区、塞纳河和爱琴海。“到2020年,欧洲的旅游业的面貌将会截然不同”,施泰因穆勒说。

     (原文来源:《明镜周刊》,作者:Stephan Orth,天擎译)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