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德国企业董事会的"中国纠结"

2013-10-05
 
      10月4日,《南德意志报》德一篇文章关注德国大型企业虽然在中国市场上屡获成功,但却不让中国人进入董事会的做法。作者指出,中国虽然决定着许多德国企业未来的前途命运。但它们仍然不敢任命中国人进入董事会。作者主要以大众汽车为例,阐述了这个让德国企业非常纠结的问题。

        文章在开头写道:"当德国经理们说起中国的时候,用多夸张的词都不够。一会儿说中国是'第二故乡',一会儿又会在危机时期发出罕见的欢呼。一位德国经理在谈到该企业的中国业务时,表示'我们的成长速度已经冲破天花板'。德国人对他们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喜爱有余:他们向那个并不熟悉的国度投资数十亿,转移生产线和研发部门,并为当地创造了数十万的就业岗位。文化差异?能适应。语言障碍?能克服。政府刁难,技术遭窃?也许有,但只要营业额和利润能够增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大众汽车中国业务董事海茨曼(Jochem Heizmann)

 

        作者随后指出:"不管是不是故乡。但德国企业还是怕走出最后一步:尽管中国市场意义重大,但没有企业愿意派一名中国人进入德国总部的董事会。德国各大康采恩在领导层人事安排方面的国际化远远落后于它们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水平……因为这事关权力。谁在公司的董事会委任了中国人,就可能很快丧失影响力。"

       作者随后用大众汽车作为例子,援引大众中国高层指出,公司大约一年前在董事会中委任中国业务董事的决定虽然不错,能够让中国分公司和德国狼堡(Wolfsburg)总部之间的沟通更加及时有效,也能够更快的作出决定。但由于这位海茨曼先生仍然是德国人。所以也让大众错过了在文化上适应中国市场现状的机会。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指出:"相关研究表明,大众不是唯一一个不愿意委任外国人进入董事会德国企业。但接下来德国汉高公司有可能在这一方面扮演先行者的角色。这个位于杜塞尔多夫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商曾经多次打破传统。"董事会主席罗思德(Kasper Rorsted)就是丹麦人。他不久前暗示,有兴趣让一名中国人进入董事会。对于一家猎头公司的负责人布施(Tobias Busch)来说,最好的人选就是在德国学习生活过的中国人。他认为,一代年轻的,充满智慧的中国领导人才正在走向德国企业。多年的德国生活让他们能够了解双方的文化,知道如何认真勤奋的工作。这位猎头说'中国高官的富有子女都去了美国和英国。需要完全靠自己奋斗取得成功的人才会来德国。这也让其有能力满足(企业)对他们寄予的希望。'"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