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双边往来
中国应当从默克尔访华中找到更多自信

2012-02-05
 
     从此次默克尔顶着“压力”访华,以及访华时态度的转变中,到给了中国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在与欧洲的交往中,应当更加自信、更加不卑不亢。

    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

    她的此次中国之行,虽然内容很多,如希望中国在制裁伊朗问题上态度更积极一些、在叙利亚问题上能够与欧美国家保持一致等,但是,最核心的话题,还是欧债问题,即希望中国能够更多地帮助欧洲国家化解欧债矛盾,尽快走出经济低迷。

    应当说,默克尔的此次中国之行,“压力”是相当大的。首先,默克尔作为对华问题上的强硬派,刚刚就任德国总理时,就做出了许多影响中德关系的举动。如在人权及西藏问题上频频给中国施压、带头会见达赖喇嘛等。此后,她虽然多次访华,但每次访华,态度都不象她的前任那么友好、那么务实。所以,此次访华能够变得“谦逊”起来,不再那么强硬,还是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的;第二,就在默克尔访华前,德国舆论还要求默克尔能够继续在人权问题上给中国施压,但是,默克尔没有象以往那样很热心地接这个“绣球”,而是缓和多了。可见,她面对舆论的压力也是很大的;第三,也是最重要、最强大的“压力”,那就是欧洲希望中国把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入欧元区。而默克尔也希望通过此次访华,转变中国人“对欧元区无动于衷”的局面。虽然温家宝总理在会见默克尔时也表示,中国将更多参与欧债问题的解决,但是,指望中国将外汇储备用于解决欧洲债务,也是不现实的。

    倒是默克尔此次访华带来的庞大的企业家团队,显得更加务实、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不管此次默克尔访华在其他问题上会取得多少成效、多大突破,企业家团队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到有可能出现不少亮点、形成不少契合点。如果这样,到也不失为默克尔访华的一大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从此次默克尔顶着“压力”访华,以及访华时态度的转变中,到给了中国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在与欧洲的交往中,应当更加自信、更加不卑不亢。因为,欧洲不同于美国和日本,甚至不同于个别亚洲国家,欧洲与中国没有过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更为复杂的现实利益关系。中国能否与欧洲关系更加紧密、更加融洽,关键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处理好了,双方的合作与交往也就会顺利得多。

  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利益关系,目前主要在三个层面。一是欧洲企业在华的投资,利益能否保障,能得到多大的保障;二是中国企业能否增加和扩大对欧洲的投资,为欧洲的经济复苏提供帮助;三是中国在欧债问题上的态度和行动。

  第一个层面,自然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从欧洲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看,绝大多数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欧洲企业在华的投资,每年都在增加。即便是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欧洲企业对华投资的热情也没有减,仍在积极争取对华投资。

  第二个层面,虽然面临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海外市场,是中国新的发展战略,新的投资策略,也应该没有大的问题。至于到欧洲投什么、投多少、在哪些国家投,既要看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也要看欧洲能给中国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双方在这方面能够达到更多共识,应当说,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是必然的趋势。

  只有第三个层面,是双方比较难以形成共识的。因为,中方一再强调,解决欧债问题的关键在欧洲国家自己。温家宝总理在会见默克尔时也表示,欧盟作为整体,除了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应不断推进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机制性、结构性、根本性改革,向国际社会传递一致的、更为清晰的解决问题思路。也就是说,解决欧债问题,不要指望别的国家,中国可以参与,也可以提供帮助,前提是,欧洲国家必须自身尽到最大努力以后。如果欧洲继续维持目前的现状,继续维持高收入、高福利,继续执行高负债政策,中国不可能将本国劳动者的血汗去为欧洲的经济问题买单的。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在与欧洲建立和发展种种关系过程中,必须以更加自信和不卑不亢的姿态出现,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给欧洲最大限度的支持;在对欧洲的支持中,尽可能地争取更大的利益。譬如,在参与解决欧债问题时,能否要求欧洲国家在人权、西藏、台湾等问题上更多的支持中国;再如在向欧洲国家进行投资时,能否要求欧洲在技术出口等方面降低门槛,给中国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又如在支持欧洲企业对华投资时,能否要求欧洲减少与中国企业的贸易摩擦等。

  如果能够以更加自信和不卑不亢的态度与欧洲建立合作关系,那么,不仅中国在世界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会更高,对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中国必须利用好目前的机会,把握好这样的契机,在更加自信中学会驾驭自己、利用欧洲、影响世界。

 (来源:中国网,作者:谭洁俊)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