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领事馆介绍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中国制造”逐渐成为顶级品牌

2012-08-21
 

  中国产品曾被视为廉价、劣质的代名词。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少,许多企业重视质量,希望打造国际顶级品牌。

  作者:蒂娜 特伦特曼

  中国制造?廉价,当然了,粗制滥造,洗一次就坏。对了,还有盗版,毫无疑问。里昂内尔·德里迈扬起眉,讽刺地笑了。对于这一连串所谓中国产品不符合国际标准的说法,他再也听不下去。

  德里迈坐在伦敦的“巴黎咖啡馆”里,一边搅着自己的卡普奇诺,一边说道:“不是所有的中国产品都不好。”这位52岁的法国摄影师现在住在伦敦。他曾在北京工作了6年。

  在中国,他去过很多生产高档、自创产品的中国企业。他认为,必须让更多人知道这一点,因此创办了网络杂志《中国好产品》。

  自豪的中国人

  《中国好产品》杂志介绍的都是限量生产、富有创意和对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包括竹制家具、帽衫或地毯等。

  杂志里介绍的既有中国商人也有外国商人,但他们的产品都必须在中国生产。德里迈认为,现在让中国产品引起重视的时机已经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本国产品感到自豪。”

  德里迈是众多关注中国产品的人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西方企业来说,中国产品意味着数量大、成本低、质量差。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产品则代表了创新、独特和精工细制。

  无论是小厂还是大型工业企业都是如此。为此,跨国企业为其中国客户建立了自有品牌。

  有想法的产品

  维吉娜·佛尼尔曾被《中国好产品》推介。1998年,这位现年48岁的女企业家创立了“Shanghai Trio”品牌,专门生产手工包袋、钱包和服饰。她重视的是,向顾客传递价值的理念。当你发现佛尼尔出售的钱夹里居然绣着个吹口哨的中国邮递员,那份愉悦的心情就是在“享受细节”。

  佛尼尔说:“中国人必须知道,在当地,同样可以买到高质量的商品。”除了中国的3家店,佛尼尔在伦敦和巴黎也有代理。在中国,她有45名员工,而在欧洲只有4名。她说,欧洲和中国越来越多的顾客都已懂得,产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质。

  生活条件越好,要求越高

  随着中国富裕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买得起佛尼尔的钱包。在大城市,尤其是上海和北京,收入和生活成本都在增加。据麦肯锡企业咨询公司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将翻倍。

  2010年,仅有1800万个中国家庭年收入超过1.6万美元,而至2020年,将有1.67亿个家庭、近4亿人达到这一年收入。目前,已有4000万中国人的年收入超过3万美元,属于中产阶级。他们正是西方和中国企业的目标客户群。

  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大学国际商业系教授瓦德玛尔·普佛尔驰认为,质量对工业产品来说也是关键。中国顾客正学习重视产品质量。如果有人买了车,2年后就坏了又要再买新车,他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应从一开始就该多投点资。

  这一认知过程正在进行。这正是为何西方名牌产品一直在中国倍受欢迎的原因:顾客确信,宝马、LV或万宝龙等能用好几年。

  中国人也不买便宜水龙头

  普佛尔驰教授在上海中欧国际商学院教了3年书,研究质量和品牌管理等课题。除消费品领域,他还在建筑等行业观察到这种认知过程:中国人买房后自己装修。

  “许多人第一次买房时安了便宜的水龙头,第二次他们就不会这么做了。”其间,许多中国厂商应运而生,他们生产与德国厂家质量和价格相当的产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愿意购买高质量的中国产品。”

  对于这种变化,外国企业的措施是,生产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品牌和产品。如牛仔裤厂家李维斯专门为亚洲人量身定制的窄版裤型,迪奥专门为上海推出的“Shanghai Blue Phone”。

  工业服务供应商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目前在中国拥有4个本土品牌,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也特别为中国市场打造了“Shang Xia”,该系列未来还将进入欧洲市场。

  中国西征

  波尔斯(Lucas Bols)证明了以上策略的有效性。这家荷兰利口酒生产商特别开发了“酸奶利口酒”来迎合中国客户对于牛奶利口酒的需求。现在,波尔斯公司也在线销售中国白酒。

  与此同时,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数量也在增加,旨在于赢得外国客户,同时提高对本国客户的吸引力。北京奥运会主火炬手李宁,曾赴伦敦和巴黎,为其体育用品企业在当地的专卖店开张剪彩。

  美国篮球将属于中国

  目前,李宁集团在伦敦赞助阿根廷和西班牙国家男子篮球队。“中国人在国内肯定对此津津乐道。”普佛尔驰教授说。李宁的竞争对手匹克现也在美国开设了专卖店,赞助美国NBA。

  此前,只有耐克和阿迪达斯才有能力这么做。哈尔滨的一家啤酒厂也使用了相同的营销方法,几个月前,它成为NBA的合作伙伴,在上海很多地铁站里做广告。

  中国政府推动本国企业在海外扩张,但并非包括所有领域。“中国人考虑得十分精确,何时向欧洲发展。”普佛尔驰教授说。因此,中国企业先把卡车卖到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和斯里兰卡,那里的客户要求比欧洲低。

  6年前,中国宣布很快将向欧洲出口汽车,欧洲对此反应冷淡。鉴此,中国一直等待,直到其汽车质量真实达到要求。

  传统品牌重新复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促进“中华老字号”,这些品牌必须有50年以上的历史,且在经历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后存活,比如70年代在中国很受欢迎的“飞鸽牌”自行车。

  然而,数以万计的“老字号”只有约30%留存至今,10%可盈利。“这些企业需要现代化。比如,杭州有2家剪刀厂,他们的产品质量和索林根的剪刀一样好,只是产品需要更现代化,如加上塑料柄。”普佛尔驰教授说。

  (来源:2012年8月10日《世界报》网络版,圣婉译)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